皇帝豆學名為「萊豆」 又名白扁豆、細綿豆、觀音豆
皇帝豆名稱的由來.......
有一說法是因為它豆粒大 風味又居豆類之冠而名
盛產季節12~3月 請把握當季最營養!
皇帝豆是很好的蛋白質及鐵質來源 可以預防貧血
裡頭的磷、鉀含量也很高....
對骨骼、牙齒與身體新陳代謝、成長發育有很大的幫助
但要注意的是:
1. 皇帝豆外膜纖維質含量相當高,但必須連外膜一塊兒吃下肚;若去除外膜,纖維質含量也會跟著下降。由於皇帝豆的外膜較難嚼碎,所以消化功能較差者、有胃潰瘍病史者不宜吃太多,或是將外膜去除後再吃,可以避免引發脹氣。
2. 皇帝豆的鉀、磷含量豐富,屬中普林食物,腎臟病患食用皇帝豆要節制。
記得小的時候 皇帝豆還滿常出現在家裡的餐桌上
不管是紅燒還是煮湯 我都覺得好好吃
反而長大後 很少再吃到它
最近剛好是皇帝豆的產季 市場上隨處可見皇帝豆的身影
趕快買一包回家料理 重溫兒時美味回憶
很多人覺得五花肉很肥、很油膩不敢吃(包括以前的我...)
但其實只要料理得宜 五花肉吃起來一點也不膩口 反而吃了還有幸福的感覺呢!
五花肉本身的油脂就很豐富......
所以重點就是利用本身的油脂 入鍋『乾煸』至微焦金黃出油
此動作可以鎖住鮮甜肉汁 又去掉多餘肥油
融化的油脂最後包裹住軟綿口感的皇帝豆
讓整道菜吃起來香氣十足、口感豐潤啊!
皇帝豆燒肉
<材料>:皇帝豆100g、帶皮豬五花肉200g、青蔥1隻、蒜頭3瓣、薑片3片、辣椒1隻
<調味料>:米酒1大匙、醬油2茶匙、五香粉少許、糖1茶匙、鹽巴適量、清水200c.c
*一杯=240ml,一大匙=15ml,一茶匙=5ml*
【作法】
(1)皇帝豆洗淨、帶皮五花肉切成1公分厚片狀、青蔥切段、蒜頭切片、辣椒去籽和白膜後切成丁狀備用。
(2)熱鍋後不需放油,放入五花肉煎至兩面金黃。
(3)將五花肉推至鍋中一旁,再利用乾煸出來的五花肉油脂爆香蔥段、蒜片、薑片、辣椒丁。
(4)加入<調味料>拌炒均勻,大火煮滾後,蓋上鍋蓋小火燜煮15~20分鐘。
(5)放入皇帝豆,繼續蓋鍋小火燜煮10~15分鐘至湯汁收乾即完成。
【貼心建議】
★五花肉本身的油脂就很豐富,不需另外再放油,用食材本身的油脂來料理會吃得更健康。
★不敢吃五花肉的,可以將肉替換成梅花肉或里肌肉。
★每家的調味料牌子不同、個人口味也不同,所以請依照自家醬料牌子與口味作調整,我的調味料用量僅供參考。
延伸閱讀:
五花肉蕃茄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