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竹筍的盛產期在清明節前後
約在春季3月~5月的時間
由於產期較短 且離土的桂竹筍又不耐放
因此大多數民眾在市場買到的桂竹筍都是先經過蒸煮「殺青」後的筍子
肉質較硬的就會進一步加工做成筍乾
桂竹筍纖維含量非常高 B群含量也非常豐富
只要喝上滿滿一碗的竹筍湯 往往可以吃到兩份蔬菜的纖維量
對排便不順的人有很大的幫助
但腸胃功能和腎功能不好的人要注意:
1.桂竹筍粗纖維含量高,不易消化,腸胃功能不好的人一定要充分咀嚼、避免吃太多,才不會桂竹筍下肚,脹氣、胃酸也跟著來。
2.筍子屬於高鉀食物,腎功能不好的患者,記得要先把桂竹筍燙熟、瀝除水分後再食用,或是只吃桂竹筍,不喝湯;另外,桂竹筍的磷含量也很豐富,磷是構成骨骼跟牙齒的要素,但因磷要透過腎臟代謝,所以腎功能不好的人也不要多吃。
可能桂竹筍因為粗纖維含量高
所以老一輩的人認為筍子容易刮腸胃
因此烹煮時習慣把桂竹筍跟肥肉、五花肉、福菜一塊燉煮
但事實上 過度油膩反而會讓消化速度變慢
腸胃功能非但不會更好 甚至可能造成胃酸逆流
現代人注重養身 想要吃的健康點
就可以改用瘦絞肉、瘦排骨跟桂竹筍一起燉煮
或烹煮桂竹筍時 可以適度加些油脂
除了口感會更好 對胃的黏膜也有些幫助
但千萬還是不要因此吃過頭唷!!
今天就來分享不加肉的桂竹筍料理吧!!!
肉食怪可以自己再加些肉絲進去烹調唷~~
今天星期一不吃肉 多吃蔬食 多吃蔬食 多吃蔬食
辣炒桂竹筍
<材料>:桂竹筍300g、青蔥1隻、辣椒1隻、蒜頭5瓣
<調味料>:辣豆瓣醬1大匙、醬油1茶匙、糖1茶匙、白胡椒粉少許、水50c.c
*一大匙=15ml,一茶匙=5ml*
【做法】
(1)桂竹筍沖洗乾淨後切掉纖維較粗的部分,用手將桂竹筍撕成一條一條的,再切成長段備用。
(2)燒一鍋熱水,水滾後放入桂竹筍煮5~10分鐘,之後撈起沖冷水洗淨後瀝乾備用。
(3)青蔥切段、辣椒斜切片、蒜頭切片備用。
(4)起油鍋(油多放一點),爆香蒜片、蔥白,再放入辣豆瓣醬翻炒一下。
(5)放入桂竹筍,轉大火翻炒一下,再加醬油、糖、白胡椒粉拌炒均勻。
(6)加入水翻炒,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燜煮3~5分鐘讓桂竹筍燒煮入味。
(7)最後大火收乾醬汁,起鍋前加入蔥綠、辣椒快速翻炒一下即完成。
【壽司貼心建議】
★ 我買的是市場已處理好的桂竹筍,但回家後還是要再處理一下會比較好。將桂竹筍再煮過可以消除筍子本身的苦澀味和人工添加的異味。
★ 汆燙筍子的水使用完後就倒掉,不要再繼續使用。
★ 用手撕桂竹筍可以讓筍子在燒煮時更容易吸附味道。
★ 由於桂竹筍粗纖維含量高,比較不容易消化,所以胃腸不好的人,一定要充分咀嚼,且避免吃太多。
★ 烹煮桂竹筍時,可以適度多加些油脂,除了口感會更好,對胃的黏膜也會有些幫助。
★ 每家的調味料牌子不同、個人口味也不同,所以請依照自家醬料牌子與口味作調整,我的調味料用量僅供參考。
燒煮入味的桂竹筍 辣辣的 非常好下飯
若當天煮粥的話 吃上個兩碗絕對沒問題的啦!!
延伸閱讀: